旷场实验范围大小对啮齿动物行为的影响
更新时间:2021-12-08 点击次数:884次
旷场实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动物自主活动、活动亢进、探索活动等行为来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方法。自出现以来,因其无创、相对简单且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测试动物行为,故在神经精神疾病和神经精神药理方面应用广泛。
不同物种在旷场实验中的行为模式有所不同,其中对啮齿类动物的行为研究比较多。实验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遗传变异、性别、年龄、自主活动实验中的环境改变等。
通过将实验场地由小到大、由大到小、不规则变化三种情况来研究场地大小对啮齿行为的影响。随着空间的增大或减小,大鼠运动停顿的次数均增加。
空间越大停顿越多;空间随机变化组开始停顿次数与空间增大组相同,随后与空间减小组相同。停顿次数总是与开始所处的环境大小有关,环境大停顿次数就多。
在小空间中田鼠自由穿越空间中任意区域。在大空间中,其运动主要集中在周边区。空场实验中,沿壁运动是实验大鼠显著的行为特性。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就是呆在有庇护的外周环境。在有或无庇护的旷场实验中,大鼠90%以上的时间是呆在周边。不计空间大小、测试方法、动物接近墙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85%以上,在大空间中这种情况几乎占100%。
动物的趋物性让其认为有庇护的环境比空旷环境安全。空间由大变小组田鼠在中央区运动量大,在周边区少;在空间由小变大组,田鼠运动量减小,主要在周边或转角处运动;随机组的运动情况类似空间由大变小组。
研究结果表明,在进行药物诱导的行为改变或对行为产生影响的神经、基因研究时,为使自主活动的运动量、时间、空间分布对行为的影响降小,空场实验的空间尽可能选用小范围。
上一篇 : 使用动物步态分析系统的好处有哪些 下一篇 : 关于条件恐惧研究的实验原理,你了解多少呢